副食品
戒夜奶
拼圖
教養
產後瘦身
積木
親子共讀
親子餐廳
貼紙書
追奶

共好世代善用科技,發聲不一定靠衝撞

鏡頭轉回台灣。台灣也出現青少年擁有數位政委唐鳳心目中「對事不對人」的共好能力。他們一開始就是寬頻原生世代,太陽花學運時還是中小學生,他們從追求個人卓越,到關注自己以外的社會和自然環境,盡一己之力去改變

鏡頭轉回台灣。台灣也出現青少年擁有數位政委唐鳳心目中「對事不對人」的共好能力。他們一開始就是寬頻原生世代,太陽花學運時還是中小學生,他們從追求個人卓越,到關注自己以外的社會和自然環境,盡一己之力去改變身邊的不正義、不美好,對抗大人解決不了的老問題拉提。 他們是一○八課綱想要培養的台灣下一代公民。《親子天下》「20 under 20共好世代」封面故事,記錄二十組(位)二十歲以下青少年在共好行動上的故事。這群年齡從小三到大二的青少年,並非完美不會犯錯的模範生,或奧林匹亞等級的STEAM風雲少年,但他們持續用不同的路徑和方式,投入在一個共好行動上,並且促成了自己和周遭的正面改變。共好世代的特點: 一、 挑戰傳統,把眼光放大,不只希望自己好,更希望社會共好。十五歲的自學生官愛是台灣第一批兒少代表,不認同「囡仔人有耳無嘴」。她到小學當晨光故事姐姐,告訴小朋友聯合國《兒童權利公約》保障每一個小孩的表(示)意(見)權、被聆聽權和社會參與權hifu 效果。 二、他們用科技串聯、共享資源。從小為ADHD所苦的江承蔚,把無法專注的劣勢轉為發明優勢。他從國中七年級起透過平凡但溫暖的發明如「輪椅操作桿」、「身體清洗裝置」幫助老人,六年來已累積四項助人發明專利。 三、他們證明,關心公共事務可以有很多創意,不一定要上街頭衝撞。被稱為「台版氣候少女」的王宣茹,就是在高一時把公民課報告,放上行政院「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」,她的提案最後促成全台限制提供一次性免洗餐具和塑膠吸管。「現在平台上有四分之一的提案都是在學學生提出來的,」唐鳳用「你行,你來」鼓勵更多還沒有投票權的青少年,透過網路串聯為公共價值發聲正電子掃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