副食品
戒夜奶
拼圖
教養
產後瘦身
積木
親子共讀
親子餐廳
貼紙書
追奶

用光影說一個故事

陳雨禾將手電筒打開之後,隨著轉盤輪番出現的塑膠片,彼此色光交疊,圖片明暗交錯。同學紛紛發出驚呼「老師,這是怎麼做的?」

陳雨禾將手電筒打開之後,隨著轉盤輪番出現的塑膠片,彼此色光交疊,圖片明暗交錯。同學紛紛發出驚呼「老師,這是怎麼做的?」 「故事箱」的發想,來自於人稱「小牛老師」的清大藝術學院教授許素朱所分享的一則影片,影片中一間舊金山動力公司用一個機件,讓光投射在物體上做出光影變化。看完影片後,陳雨禾決定要設計一個拆解元素與重組的創作,並能讓學生體驗「會動的作品」,以這樣的構思呈現最後效果轉奶粉 敏感。 「光影可以不斷變化,有更多機會刺激同學思考,今天長這樣、明天又不一樣。」陳雨禾與自然科老師合作,將三年級自然課學到的光影概念,融入藝美科的教學,學生需要嘗試塑膠片擺放的方式、光源的位置,來了解光與影之間的變化。 點亮!萬聖庄 結合社區的創客教育 目前擔任學校「STEAM Making課程」負責人的陳雨禾,四年前進入萬福國小後,開始推廣創客教育。受益於校內教師社群發達,不同科別的老師擅長以主題式的方式合作,因此最初故事箱中的塑膠片,是在和自然老師討論後,才確定了後續紙箱的大小、托盤的尺寸等等。 故事箱的型態也不斷更新。陳雨禾拿出2018年第一代全以木頭製作的底座,目前第四代改用紙板替代,並使用穩定度更高的工業馬達。燈體的組合也從一開始的45座,在2019年的台北燈會擴大為630座,綿延在舊城北門的街道上BB轉奶粉。 除了硬體的改良,故事內容把社會科融入教材中,讓學生走入熟悉的社區,帶著口述歷史訪談單,找尋社區的故事。除了拜訪社區的長者,也讓家中長輩分享自己在社區生活的記憶。「學生來自於這個社區,學到的東西要跟社區資源連結,」陳雨禾說。「我們要帶給學生的,不是只有漂亮好看,而是可以傳遞故事,讓作品本身就是一種表達。」 學校老師曾在學校校史室找到一份發給「萬靈神君」的公文,在老師們思索著這份公文的意義時,同學帶回一個家族與萬靈神君的故事。1988年,為了籌建萬福國小,校方發公文給校地上的神靈,希望能將他們移到其他地方。同一時間,學生的爺爺收到萬靈神君的托夢,表示不希望移動到廟裡,爺爺當時便將萬靈神君遷移到自己的房子旁邊冰箱品牌推薦。 這些與在地有關的故事,成為故事燈中旋轉的篇章。2018年,萬福國小加入台北市教育局「科技藝術融入社區」計畫,在萬福國小所在的萬盛庄舉辦社區文化節「點亮!萬聖庄」,學生會在自己的故事箱前,為來賓娓娓道來自己收集到的社區故事。